文章最後更新於
前言
- 這篇文章要給所有正在申請MBA的同學,我會盡量地把我申請過程、資料準備都記錄起來,希望可以幫助未來申請MBA的同學,也不會犯一些我犯的錯誤。
- 小湯本人念的MBA Program:UCLA Anderson FTMBA 2022-2024 with $70,000 admission fellowship and $35,000 Second-year Fellowship。
- 另外,我二年級時擔任UCLA Admssion的面試官,面試過非常多位申請MBA的同學,我也會盡量把我看到的、學校的標準寫進去。
相關文章:MBA是什麼?美國MBA排名、學費、錄取率、申請資料、畢業薪資報告全解析!
申請流程
- 我把MBA申請分成幾個重要階段:
- 搜集資料(你想申請的Program,每個Program吸引你/不吸引你的地方
- 了解自己(你為什麼想申請?你的目標是什麼?你想申請哪幾間學校?)
- 準備留學考試
- 準備並送出申請資料
- 準備面試
- 拿到offer並選擇要去念的學校
MBA申請時間線
很多人的疑問是:我什麼時候應該開始?說老實話這個沒有標準答案,尤其是留學考試,有人一個月、有人兩年,這邊分享自己的時間線給大家參考。
- 2020年12月:開始思考要不要申請MBA、搜集資料
- 2020年7、8月:補習GMAT,並於8月底出分740(舊制)(我留很多時間給GMAT,很幸運的是兩個月就搞定)
- 2021年1、2月:補習TOEFL,
- 2021年3、4月:三月底107分不滿意再考一次,四月底出分115,同時開始挑選顧問。(到處加入Line 群組與Coffee Chat)
- 2021年5月:選定顧問開始準備Round 1 申請。
- 2021年9、10月:Round 1 申請
- 2021年11月:開始準備Round 2資料
- 2021年1、2月:Round 2申請
- 2021年3月:拿到錄取通知
- 可以看到我的時間抓得非常充裕,我也建議有想要申請的同學不要拖延,早點確定下來、早點開始準備。
- 至於你應該哪一輪申請?除了Columbia有先到先審的輪(7月就能丟了),你應該提早丟之外,R1跟R2目前沒有一定哪個好,準備好就可以申請,反正國際生盡量不要丟R3就對了,因為簽證可能會來不及。
搜集資料
首先,MBA申請需要準備的素材有:
- 過去GPA(大學+研究所)
- Essay
- 留學考試成績(Toefl/ GMAT/ GRE)
- 履歷 Resume
- Recommendation Letter (推薦信2封)
- 在準備MBA申請素材前有非常多資料需要搜集,包含:目標學校、成本考量、留學顧問。
- 在資料搜集階段,我認為主要透過學校官網、在校生、留學顧問等管道去獲取資訊,其中又以在校生最有用。
- 我自己申請的時候一直有個感覺是:「每間學校的官網、課程看起來都好像,到底差在哪?」,實際上聊過以後就會聽到一些細節、實際發生的事,這些是最有幫助的。
選擇申請的學校
- 選擇學校時,你應該要考量的是以下這些:
- 排名
- 求職資源
- 課程與課外資源
- 文化
- 未來職涯發展
- 排名肯定是亞洲同學的首要考量,畢竟我們不在當地,排名算是唯一比較可量化的基準。排名肯定是可以參考的,但我會建議更注重每間學校的資源、學校校友/在校生給你的感覺(Culture/Vibe)、校友畢業後的出路有沒有跟你相符。
- 我自己的觀察,其實學校排名以找工作來說並沒有真的影響得那麼大,公司最主要還是看你過去的工作經驗以及你的面試表現。美國很大,也很重視地緣關係,因此排名只是其中一個考量點。
- 另一個考量點是:如果你想找大公司,有些公司只會去某些特定學校招人,例如麥肯錫只會去某幾間學校。因此如果你有非常想要進的公司,你可以透過校友、在校生或是就業報告先了解這間公司是否有在這間學找人。
行動建議:在這個階段你可以去看一下不同學校的就業報告Career Report以及盡可能地多跟校友、在校生聊天,你就能真正的瞭解學校,而不是官網上很表面的東西。
就業報告每間學校的官網都有,搜尋「MBA+Career Report」應該就會有。這邊放上UCLA的給大家參考:CLASS OF 2023 FULL–TIME MBA EMPLOYMENT REPORT
我也會建議如果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,多申請幾間學校,因為落點分析其實不是很準確,每一年申請者的組成、強度、人數都會影響你的錄取率,多申請幾間來去分散風險,可以避免完全沒有學校的窘境。
釐清自己的Why MBA
MBA是一筆很大的投資,不管是時間上或金錢上,同時你在準備申請資料時,大部分學校的Essay都會問到你的Why MBA,因此你要有很清楚的理由。這邊提供最常見的幾個理由給大家參考:
- 轉換產業(Career/Industry Transition)
- 轉換職位(FunctionTransition)
- 領導經驗 (Leadership Experience
- 跨領域經驗(Cross-functional Experience)
- 國際經驗(International Experience)
如果不清楚自己為什麼要念,除了在學期間會沒有目標、浪費寶貴的時間以外,兩年時間很快,不要讓自己沒有目標的過完。
相關文章:2024美國MBA學費與財務資源分享:含學費、生活費、租房、獎學金申請、其他財務資源分享
這邊分享小湯的Why MBA
- 創業幾年之後取得一點成績,但也沒有巨大的成功,又碰巧碰到疫情把公司的規模縮小了許多。
- 其實創業過程當然也不輕鬆,一部分的自己是想喘口氣,另一部分是我想趁著年輕去大公司或新創看看,學習別人是怎麼把事情做好,畢竟我已經有創業經驗了。
PS. 以上是我真實的想法,你在評估的時候要好好的問問自己到底為何而讀。但是,面試有面試版本的Why MBA,有些瑣碎、太心裡的東西不應該要在面試的時候講。
落點分析
- 大家在申請時一定會想做的就是「落點分析」,你希望知道自己能申請上什麼學校。
- 我會建議的做法就是「多諮詢幾間顧問公司」,而且你可以很直接的問他們,根據我的背景,你認為哪些學校會是我的落點、哪些是夢想學校、哪些是保底。
- 但是,這一塊真的說不準,我自己的顧問當初幫我高估了落點,後來並沒有申請上他認為的落點。我自己讀完MBA,也面試過許多同學,學校挑人的變數跟標準真的說不準,因此只能說參考就好。
提早準備考試
- 留學相關考試,我唯一的建議就是提早準備,托福分數可以用2年、GMAT/GRE分數可以用五年,一旦決定要念MBA,第一件事情絕對是開始準備考試!
- 有些人兩個月就能到理想成績,有些人要更久甚至幾年,因此提早準備絕對是保險的。
- 而且考試成績是你目前能夠造成差異化的很好機會,大學GPA不能改了,工作經驗只能美化履歷,Essay也很難量化寫得好不好,只有考試成績是一翻兩瞪眼,比較高就是比較高。
至於你需要考幾分?
- 可以去每個學校的官網查,會公布去年整個年級的GMAT/GRE中位數跟平均分,可以作為一個參考。(要注意:不是沒到分數就不可能上,但是至少超過平均分是比較保險的)
- 另外,獎學金的發放也會受到你的考試成績影響,因此有時間的話衝高分數,多努力個幾個月換幾百萬台幣的獎學金是很划算的!
準備申請資料
1. 履歷 Resume
- MBA申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資料就是:履歷。履歷是你在MBA以前的學業、工作、課外活動的整理表,讓學校能快速的了解你這個申請者。
- 我自己當MBA面試官的時候看過非常多份的履歷,寫得好與不好真的差滿多的,當然能過第一屆段送到面試這一輪的履歷已經不會太差了,但履歷寫得好不僅能讓你通過第一輪篩選、也能在面試時提高印象分數。
- 我已經針對MBA申請履歷寫了一篇詳細的教學:MBA申請資料準備:履歷Resume怎麼寫才能提升錄取率?履歷格式、基本要素、履歷撰寫大原則與注意事項!(含履歷模板下載)
- 有鑒於太多人找我幫忙看/修改履歷,但每一份履歷都要花不少時間,現在我有提供付費的履歷精修服務,有興趣的同學請參考並填寫此表單,表單內有完整的服務介紹。
2. MBA Essay
- Essay是學校看到你「獨特性」、「個性」的資料,也可以說是唯一讓你可以展現自己的地方。
- 以下分享幾個寫Essay的重點:
- 完整理解題目
- 除了回答問題以外,你還要思考學校為什麼問這題?Admission希望從這題篩選出什麼特質?
- 舉例來說:就拿最常見的 “ What’s your short-term and long-term career goal? 問這題的背後,學校要看到的有幾的點:
- 對自己的理解:你是否了解自己的興趣、能力、可能面對的困難
- 規劃能力:除了知道自己想做什麼,你是否有能力規劃並且執行來達成目標
- 可行性:學校會評估你的目標是否「具有可行性」,老實講要說MBA Program有什麼KPI,大概就是畢業生的工作,那你提出的目標是否有機會達成就變成他們考量的重點
- 你的個性與獨特性
- 每一題都要好好的分析題目、思考背後學校想看到的東西,然後再作回答。(這部分顧問、在校生、校友就會有很好的幫助,因為念過MBA比較知道你寫的東西是不是有邏輯、有可行性的)
2. 展現獨特性
- 非常多優秀的同學想念MBA,那為什麼MBA要錄取你?你跟其他人的不同點在哪?這部分會建議你從過去的工作經驗、人格特質、獨特的人生經歷開始發想,找出你獨特的「賣點」
3. 實際例子
- 在描述自己的特質、能力的時候,一定要搭配實際案例。
- 例如:我是個很有創業精神、勇於挑戰的人,那你就至少寫個創業、副業、解決問題的經驗來佐證。
4. 展現MBA希望看到的能力
- MBA看重的能力包含:領導、團隊合作、產業經驗、勇於挑戰、主動積極性等等,這些特質應該要包含在Essay裡面。
5. 展現價值與影響力
- 你對社會的影響是什麼?你身邊的人的影響是什麼?進而延伸到:你對這個MBA Program的影響是什麼?
- MBA非常重視你的影響力(Impact),因為MBA大部分的活動都是學生自己辦的,假設收了一堆不在乎別人、沒有影響力的人,這個program是沒辦法繼續的。
- 因此展現這一塊也是很重要的,你在工作上、人際關係、大學社團等等,有沒有人是因為你的某些行動而受到好的影響?這些要把它寫進去。
3. 推薦信 Recommendation Letter
- 推薦信坦白說是我覺得最麻煩的,你可能需要去拜託你的主管,同時有些人根本不想讓公司的人知道在申請MBA,像我是自己創業,我就得要拜託我的合作夥伴。
很多人問說能不能找大學教授幫你寫?
- 可以是可以,但MBA畢竟是已經有工作經驗的人念的,學校希望看到的是你在職場的專業能力,學校教授大部分能講的就是學術表現。所以統一的建議就是:如果要申請MBA,盡量找工作領域的人寫,真的沒辦法再找教授。
- 另外,推薦人如果也是MBA畢業生其實也會加分,因為他能夠從校友的角度說服學校:「你為什麼很適合MBA」、「你能為MBA帶來什麼」
請別人寫推薦信的幾個原則:
- 一開始就要把申請的學校、推薦流程、推薦時間跟推薦人講清楚,假設你要申請很多間,每一間都有自己的流程,至少要提前告知推薦人預計送出的時間。
- 推薦信的內容可以先討論,其實很多推薦人是真心想幫忙,但是自己也沒有經驗,所以寫出來不一定能展現最好的你,因此我會建議先做一些基本的溝通,例如:MBA是什麼?想要看到什麼能力?你在工作上有哪邊很不錯,你討論完之後再去引導推薦人該寫哪一些內容。
MBA面試
- 我在二年級時擔任MBA面試官,負責面試下下一屆入學的同學,前前後後面試了20幾位同學,也幫非常多位同學Mock Interview跟Coffee Chat。
- 面試是拿到Offer最後也最難準備的一塊,我面試下來覺得台灣同學的履歷、經歷真的都很不錯,但面試真的可以再加強,內容、邏輯性、回答架構跟自信度都有進步的空間。
- 很多人跟我Mock Interview時被我提醒了很多東西,最後順利拿到Offer,因為面試官會注意的東西跟你自己練習時有一定的差距,我自己申請時覺得顧問在這一塊並沒有太多的幫助,實在有點可惜。
- 我已經寫了一篇文章分享MBA面試準備方法、面試技巧以及標準,也會分享常見問題跟加分的小技巧,讓你真正有方向的準備面試:MBA面試準備-面試官分享面試標準、面試準備方法、常見問題與加分技巧!
- 想要報名我的模擬面試服務,有興趣請參考並填寫此表單(包含面試、建議與面試報告)
錄取與選擇MBA學校
- 我記得UCLA發錄取通知的那一天,我的各個Line申請群組一直想,大家都在分享拿到Offer了之類的,我超級緊張,後來看到一通來自California的未接來電,我超級開心,隔幾分鐘之後就收到錄取通知,還加了一個獎學金的通知。
- 這一部分就是幾家歡樂幾家愁,坦白說UCLA當時也不是我的Dream School,但兩年過後我非常開心當時是UCLA錄取我。不管錄取什麼學校,未來的路是掌握在你手上,你能夠決定未來兩年的方向。
- 如果是拿到兩間以上學校的同學,我建議就多找錄取的學校的在校生、校友聊天,他們或許能給你最後的建議來做選擇。
Bonus-提升Waitlist轉正的方法
很多同學拿到Waitlist問我要怎麼樣才能提升轉錄取的機率,以下幾件事是我建議你可以做的,但是當然沒有保證會成功。
- 多找在校生Coffee Chat,並且禮貌地詢問是否能幫忙寫推薦信。例如UCLA就有一個制式的網頁讓在校生可以直接寫推薦信來推薦某個同學,如果沒有制式的做法,也可以詢問看看在校生願不願意幫你寫一封email到Admission Office。但是千萬要記得,別人沒有義務要幫你,就像找工作的內推一樣,我們推薦了就要為你的表現負責,如果跟你不熟,是有一定的風險。
- 跟學校更新你的進步:如果有重考留學考試,記得一定要跟學校update。我當時有持續寄信跟學校Update我多上的線上課程、創立新的社團等等,只要跟MBA有關的內容,其實都可以講講看。
- 展現你對學校的熱愛:我在當面試官的時候有一位同學找了非常多在校生coffee chat,也參與了很多UCLA Anderson 辦的活動、去聽了幾堂MBA的課,透過這些行為,她持續地讓學校知道他真的很喜歡這間學校,最後她也如願的從Waitlist轉正。
給正在申請學校同學的幾句話
- 最近好多同學找我coffee chat,我基本上都很願意聊聊,其實每次聊天,我就會回想起三年前的我。在LinkedIn騷擾學長姐要coffee chat、在各個Line申請群組求分享、組織互助會互相提醒、練面試,回頭看看那段經歷,我還是覺得:真的是不容易啊,辛苦過去的我了。
- 不管你錄取什麼學校,都不要讓這個結果定義你是誰,我被很多間學校拒絕時也很沮喪,但我轉念一想:「接下來的兩年,我會讓你們後悔沒錄取我」。MBA兩年一眨眼就過了,我自認這兩年過得很充實、學到很多,更重要的是幫助了很多身邊的人,讓UCLA MBA這個community變得更好,最後也拿到不錯的offer。當然我知道拒絕我的學校根本不記得我是誰,但這想法持續鞭策著時不時想耍廢的我。
- 未來你會被一間很棒的學校錄取、也會找到很好的工作,但是永遠要記得現在的自己:你也曾經很迷茫、你也曾經到處請人幫忙、你也曾經犯一些錯誤,當未來有人找你幫忙的時候,如果不是太困難,想一想這一段旅程幫助過你的人,當你有能力的時候,回饋給正在努力中的同學,你的舉手之勞可能大大的影響別人。
- 對別人多一點包容,你看很基本的東西,很多人可能完全沒接觸過,我們也都是這樣一路學習過來的。就像我看有些大學畢業生覺得他們很菜,但公司的VP看我也一樣覺得我很菜。
- 拿到學校錄取通知只是個開始,大部分的問題都是你要自己去積極學習,學校比較像一個平台,各種資源都在上面,但要怎麼使用還是看你自己,不會有人每天在旁邊盯著你做事。
最後給MBA申請者一些建議:
- 早點開始
- 多跟幾個顧問聊聊再做選擇
- 掌握好時間、有組織的申請
- 排名重要,但不是全部
- 多跟在校生、校友聊天
- 盡量請人幫你看Resume、Essay(不要只找顧問)
- 面試一定要找人幫你模擬面試 ,校友、在校生更好
留學申請服務:履歷精修與模擬面試
- 履歷是MBA申請中最重要文件,它會影響你是否能拿到面試,也會影響你面試的成功率(我自己二年級是面試官,履歷真的影響很大,不是你拿到面試履歷就沒用了)
- 面試則是拿到Offer最後也最難準備的一塊,我面試下來覺得台灣同學的經歷真的都很不錯,但面試裡的內容、邏輯性、回答架構跟自信度都有進步的空間。很多人跟我Mock Interview時被我提醒了很多東西,最後順利拿到Offer,因為面試官會注意的東西跟你自己練習時有一定的差距,我自己申請時覺得顧問在這一塊並沒有太多的幫助,實在有點可惜。
- 我自己在過去兩年幫助過非常多位台灣學弟妹、一年級的學弟妹申請學校跟找工作,我擔任面試官時也審閱過很多履歷,我能從MBA admission面試官的角度幫你修改履歷與模擬面試,讓你最大化的提升你的錄取率。
- 有鑒於太多人找我幫忙看/修改履歷與模擬面試,但這些都是很花時間的項目,現在我有提供付費的履歷精修與模擬面試服務,有興趣的同學請參考:履歷精修服務/模擬面試服務。
歡迎追蹤
- Threads: claytontanglife (美國MBA、求職相關小短文)
- IG: claytontanglife
- Email: clayton0239@gmail.com
- 想找小湯Coffee Chat,請填寫此表單
- Clayton的「履歷精修服務」,有興趣請參考並填寫此表單
- Clayton的「模擬面試服務」,有興趣請參考並填寫此表單
相關文章
- MBA是什麼?美國MBA排名、學費、錄取率、申請資料、畢業薪資報告全解析!
- 美國MBA學費與財務資源分享:含學費、生活費、租房、獎學金申請、其他財務資源分享
- 美國MBA求職的提前準備:提早增強關鍵職場技能(含課程推薦)、搜集成功履歷故事、有效建立職場人脈!
- MBA面試準備-面試官分享面試標準、面試準備方法、常見問題與加分技巧!
- 英文自我介紹怎麼準備?英文面試必學的5步驟與6個關鍵原則(含英文自我介紹範例逐字稿),幫助我順利錄取美國頂尖商學院與外商儲備幹部!
- 托福準備與心得完整分享-115分的準備方法、資源、考試技巧總整理!
- GMAT準備與心得完整分享(一戰710/二戰740)
- 學霸養成計劃-台大生的讀書方法大公開
發佈留言